1,输入接口:立体声3.5接口、立体声1/4" TRS接口2,输入阻抗: 22K欧姆3,输入信号等级: +22dB4,输出接口:立体声1/4" TRS接口5,输出阻抗:小1 6欧姆6,增益: 20dB7,信噪比: >98dB8,电源:AC12-1 8V,外置电源适配器9,尺寸:1 56mmX122mmX55mm


8字型拾音模式话筒分别从话筒前方和后方拾取声音,但不从侧面(90度角)拾音
8字型拾音模式话筒通常为铝带或大振膜话筒
均衡(EQ)或音调控制是用某种理想方式塑造频率响应(或音质)
均衡器能够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提升或能量(幅度)
它可用于实现整个系统的平坦的频率响应,或创造性地用于修饰特定乐器的声音
建议使用高保真扬声器、耳机或头戴式耳机以分辨话筒型号之间的差异
音频文件以立体声、192 kbps速率和MP3格式进行录制
全方向形话筒对所有角度都有相同的灵敏度
这意味着它可以从所有方向均衡地拾取声音
因此,话筒不必指向某一个方向,特别适用于领夹式话筒
全向型话筒的缺点是无法避开不必要的声源,如广播扩音器等,所以可能会有产生啸叫
分贝(dB)并不是像英尺、英寸、磅那样的测量单位
分贝是两个值之间的比较,是电学和声学测量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
分贝是代表两个数量值(如电压)比率的数字
它实际是对数比率,旨在将较大的度量范围缩至较小且便于使用的范围
电压的分贝关系公式是:dB = 20 x log(V1/V2)
所谓“分集"的无线电接收器具有两根单独的天线,确保信号连续接收
如果某一根天线上的信号变弱或嘈杂,则另一根天线可进行接收,避免漏码和嘈杂信号
动圈话筒构造相对简单,因此经济耐用
它们能承受的声压,且几乎不受温度或湿度的影响
动圈话筒利用振膜、音圈和磁铁捕获声音
振膜后端与包围在磁场中的音圈相连
振膜拾取的声音使磁场中的音圈发生振动,就产生感应电流
是使用话筒的声压级与小声压级的差值表征的,上限指的是容许声压级的值
下限则取决于它的等效噪声级,度量单位为分贝(dB)
“半心形拾音模式"话筒通常是安装于平坦表面上的界面话筒
它们采用心形拾音模式,但仅拾取表面上方的半球形范围内的声音
不同类型的数字压缩格式如下: AAC——苹果压缩格式 FLAC——无损压缩格式 Ogg——Vorbis压缩格式 MP3——的压缩格式 WAV——无压缩和损失的数字音频格式 WMA——Windows压缩格式
压限器是一种装置,缩小了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
首先设定一个阈值
如果音频信号大于该阈值,则减小其增益
增益减小的数量取决于压缩比率设置
例如,若比率设为2:1,则每增加2 dB的输入电平只会造成输出电平有1 dB的变化
压缩器的许多其他参数也会影响特定信号的处理性能,触发时间、释放时间和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
双向拾音模式又称为“8字型"
8字型拾音模式话筒分别从话筒前方和后方拾取声音,但不从侧面(呈90度角)拾音
8字型拾音模式话筒通常为铝带或大振膜话筒
任何声音系统在正常工作期间,扬声器所产生的声音可以被话筒拾取
这样,声音会重新进入系统,经扬声器再次放大并发出
然后,又一次被话筒拾取,如此循环往复
这就是所谓的反馈,其实就是声音“返回"到系统中
某些时刻,这会让系统产生嘈杂、持久的“啸叫"
小振膜和大振膜两个术语用于电容话筒
大振膜的直径至少为1英寸(2.54厘米)
大振膜话筒经常用于人声录音,因为它们能够为声音添加谐波,让声音听起来更加平滑
小振膜话筒具备平坦的频率响应,声音更加自然,因此,普遍用于乐器录音
主要从前方和侧方拾取声音,对后方声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定向性不如心形话筒,更像是一种具有少量后方声音抑制作用的全向话筒
小振膜和大振膜两个术语用于电容话筒
大振膜的直径至少为1英寸(2.54厘米)
大振膜话筒经常用于人声录音,因为它们能够为声音添加谐波,让声音听起来更加平滑
小型振膜话筒具备平坦频率响应,声音更加自然,因此,普遍用于乐器录音
每一种无线话筒系统都采用某个特定无线电频率传输和接收声音,这个频率就是工作频率
使用无线系统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工作频率
您不能随意选择无线电频率进行组合,因为话筒可能会互相干扰,每个系统可能会出现噪音干扰和/或漏码(丢失无线信号)
而且,两个无线系统在同一个地点不能使用相同的频率
也不能使用一个接收机同时接收两个无线话筒
*的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频率选择,可以灵活组合更多接收机和发射机,提供更多的通道给到用户
话筒输出信号分为两类——平衡和非平衡
非平衡输出通过单个导体(和屏蔽层)传输信号
这种电路很容易拾取到附近电源线的嗡嗡声和其他类型电流干扰,产生可听见的嗡嗡声,从而降低音质
平衡输出则是通过两个导体(和屏蔽层)传输信号
两个导体上的信号电平相同,但极性相反(即一个为正,一个为负)
这种电路也会受到电流干扰,但平衡的话筒输入仅会放大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值而拒绝导体上电平相同的信号部分
音频-(-音频)=音频+音频和噪音-噪音=0
这实际上抑制了电流噪音,为您提供更强的音频信号
所有电容话筒都需要幻像电源才能工作
通常,由混音器通过话筒线缆向话筒提供48伏(有时为12伏)电压
有些电容话筒可依靠内部电池工作,因此适用于没有幻像电源的混音器和个人电脑声卡
心形话筒前端灵敏度强,后端灵敏度弱
这样可以隔绝多余的环境噪音,且消除回音的效果优于全向话筒
因此,心形话筒尤其适用于喧闹的舞台
总谐波失真(THD)用于测量装置产生的电流噪音强度,也许是除频率响应之外常见的音频度量方式
测试时,已知谐波纯度的单正弦波频率通过测试装置,进入失真测量仪器
根据参考测量等级,仪器会计算出测试所采用的频率,然后将剩余信号通过一套根据带宽(通常为20 Hz-20 kHz)调整的频带限制过滤器
剩下的就是噪音,其中包括交流电线[电源]的嗡嗡声或干扰声等等,以及装置产生的所有谐波失真
话筒的拾音模式是指话筒在各个方向或角度上对声音的灵敏度
简言之,即话筒在不同方向拾取声音的能力
常见的指向性类别为:全方向形、心形和超心形
换能器可以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话筒换能器可以将声能变为电信号
常见的两种换能器类型为动圈换能器和电容换能器
电容话筒的振膜(薄膜和后板)需要极化电压为电容器充电
如果将驻极体(合成的极化材料)与后极板相连,则无需由外部提供极化电压
然而,驻极体电容话筒仍需要电源(电池或幻像电源)提供给前置放大器进行工作
是指话筒在某个声压级(SPL)下产生的电信号强度
大多数情况下,灵敏度采用94分贝(1 Pascal)的声压级进行测量
灵敏度越高,话筒音量越“响"
灵敏度的单位为[mV/Pa]或[dB/Pa]
电容/电容话筒 电容话筒灵敏度高,声音柔和自然,但需要电源驱动
一般采用带电的振膜和基板组合,形成声敏电容
声音使振膜产生振动,振膜与基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距离的变化改变了电容的容量并产生电信号
所有电容话筒都需要电源驱动:可以在话筒安装电池或通过幻像电源供电
自身噪声是系统本身产生的电流噪音
只要温度超过零度,所有电子元件都会产生自身噪音
电子移动就会产生噪音
元件噪音及其所在电路的噪音是音频轨迹的一部分,将两种噪音相加即得到装置的自身噪声
同样,把音频系统中所有这些装置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该系统的自身噪声
该自身噪声代表该装置或该系统的固有噪声
此噪音电平与装置中信号电平的差就是信噪比
超心形话筒的拾音区域比心形话筒更窄,能够更有效地消除周围噪音
但这种话筒后端也会拾音,因此,扬声器必须正确放置
超心形话筒适用于在吵闹环境中拾取单一声源,能够有效地消除啸叫
超高心形话筒的拾音区域比超心形话筒更窄,能够更有效地消除周围噪音
但这种话筒后端也会拾音,因此,扬声器必须正确放置
超高心形话筒适用于在吵闹环境中拾取单一声源,能够有效地消除啸叫
每个指向性话筒(心形、超心形)都有所谓的近讲效应
当话筒靠近声源时,低音响应增加,因此声音更加饱满
歌手经常利用这种效果
若想测试效果,则试着在唱歌时把话筒逐步靠近嘴唇,然后聆听声音的变化
铝带是铝带话筒中捕捉声音的元件,通常是一片非常薄的导电铝箔,悬挂在一个强磁性装置的两极之间,一端接触极点接地,另一端绝缘
这种设计能使导电铝箔在密集磁场中振荡时产生信号电压
铝带话筒是典型的双指向话筒
话筒分别拾取前方和后方的声音,但不会拾取侧面(90度角)的声音
是指电路对交流(电流)通过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
阻抗越低,通过话筒的电流越多
话筒的输出阻抗应远小于话筒输入混音器的输入阻抗
是指声音或无线电波在一秒内振荡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声音振荡的频率与我们所听到的音高直接相关
频率及其相关数值能够客观地评价声音特性,而不是仅仅指音高
在无线话筒系统中,音频是通过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传播的
发射机和接收机必须设为相同的频率
是指话筒能够拾取的从到的频率范围
它还描述了话筒对特定频率的灵敏度,例如,可能对某些频率的灵敏度特别高
频率响应一般分两类: 平坦频率响应: 由话筒同等拾取所有可听见的频率(20 Hz – 20 kHz)
这适用于不得改变或“修饰"原声的声音还原应用,例如录音
特定频率响应: 特定响应通常在特定应用场合用于强化声源
例如,话筒在2 – 8 kHz范围内可能有个峰值,以提高现场人声的清晰度
驻极体话筒与电容话筒相似
电容话筒的振膜需要极化电压为电容供电
驻极体是一种极化的合成材料
它与后极板连接,即不需要外部极化电压
然而,驻极体电容话筒需要电源(电池或幻像电源)提供给前置放大器才能工作
它们体积小巧,且与电容话筒一样灵敏,声音柔和自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