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亚洲制造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科学家研制出行为仿真的人工神经细胞微芯片

2023年08月15日 13:40:50      来源:苏州汶颢微流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4

分享:

巴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款小到可以放在指尖的微小硅芯片。其特点是能够实现与人体中存在的生物神经细胞“几乎相同”的功能,为脊髓损伤和心力衰竭等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研究团队称,这种低功耗“细胞芯片”(cells-on-a-Chip)装置可用于生物电子设备或植入物,以抵抗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

图1 

神经细胞(或神经元)遍布在整个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并通过细长臂来迅速发送电信号,从而将信息从大脑传递到身体(并返回)。

神经细胞的信号传导活动,涉及将机械 / 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离子通道。鉴于神经冲动的原理很是深奥复杂,使得研究人员难以搞清楚细胞对某些刺激的反应。

不过巴斯大学物理学家兼研究合著者 Alain Nogaret 在新闻稿中称:“在此之前,神经元都像黑匣子一样。但我们设法打开了黑匣子,并进入到了它的内部”。

其工作正在发生范式变化,因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来细微再现真实神经元的电特性。

Alain Nogaret 教授(左)与 Kamal Abu Hassan 研究员(右) 

Alain Nogaret 教授(左)与 Kamal Abu Hassan 研究员(右)

有关这项研究的细节,已经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论文中详细介绍了突破性的技术,可在微型芯片上再现神经元的电特性。

研究团队成功复制了大脑中记忆和呼吸所需的单个神经细胞(海马神经元 + 呼吸神经元)。芯片具有许多合成离子通道,后者负责生物细胞中的电脉冲。

通过将之与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脑干神经元中发现的信号进行比较,研究团队让芯片接受了60种不同的刺激方案,并对相应状况进行了建模。结果发现,芯片每次都能够重现真实细胞中的响应。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项研究展现了未来潜在的生物医学植入物的前景,但作者指出,我们仍需考虑神经细胞的其它特征。

该芯片的作用类似于单个细胞,但神经细胞的分支臂(负责在细胞之间传递信号)仍相当复杂。

在后续研究中,团队将尝试在芯片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生物神经元动力学”模型,同时添加能够描述分支活性特征的部分。

论文链接:/articles/s41467-019-13177-3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微流控》-微信公众号  以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为宗旨。 转载仅供参考学习及传递有用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删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