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亚洲制造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既生瑜何生亮:炼钢工艺发展变革

2023年06月10日 13:35:32      来源:上海振帝实业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42

分享:

钢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铁器时代。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还不能称为炼钢),铁器变得比青铜器更坚硬,取代了青铜在和工具中的应用,这点参看历史文章《钢铁春秋》。



然而,在随后的几千年中,生产的铁的质量将取决于矿石品味,其次是生产方法,历有名的风靡了一段时间后失传,有专家分析其原因就是用于冶炼这种钢的矿石耗尽了。


到了17世纪,铁开始广泛使用,欧洲城市化对铁的需求越来越大,到19世纪,铁路扩张更是加大了铁的需求,这也为铁的冶炼技术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提升强度、塑性和生产效率。


钢铁最重大的突破是在1856年,当时亨利·贝塞默尔(Henry Bessemer)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减少铁中的碳含量:现代钢铁业诞生了。


贝塞默尔工艺与现代炼钢


贝塞默尔发现,将融化的生铁放进转炉内,从底部吹入高压空气,便可燃烧掉生铁所含的硅、锰、磷、碳,而炼成钢。

这是大量产钢的方法,贝塞默尔的炼钢转炉成了新的钢铁。而这种炼钢转炉也以贝塞默尔的名字而命名,此后,欧洲、美洲都引进了这一*方法,世界进入了钢铁时代。

该方法既快速又廉价,可以在几分钟内从铁中除去碳和硅,但效果太差,除去了太多的碳又残留了太多的氧。这使得贝塞默尔赔了很多钱给投资者,直到他找到增加碳含量和去除多余氧气的方法。


同一时间,英国冶金学家罗伯特·穆什(Robert Mushet)得到一种名为spiegeleisen 的金属,碳和锰的化合物,锰可以从铁水中除去氧气,解决了贝塞默尔的问题。


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贝塞默尔未能找到一种从最终产品中去除磷的方法,磷会使钢变脆,这种有害杂质会使钢铁变脆。因此,只能使用瑞典和威尔士的无磷矿石。


1876年,Welshman Sidney Gilchrist Thomas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贝塞默尔工艺中添加石灰石。石灰石将磷从生铁中吸收到炉渣中,从而去除了不需要的元素。


这项创新意味着,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铁矿石都可以用来制造钢铁,钢铁生产成本开始显着下降。由于新的钢铁生产技术发明,在1867年至1884年间,钢轨价格下跌了80%以上,推动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


平炉炼钢


1861年,在转炉炼钢风行的同一时期,西门子发明煤气发生炉,用煤气代替焦炭作燃料。1864年,在西门子指导下,马丁改造了炉体,用废气预热的蓄热炉将空气和燃料进行预热以提高炉温,将生铁和废钢炼成了优质钢。由于其炉体形状低平,又有一个比较平展的熔池,故常被称为“平炉”,亦称“西门子—马丁炉”或“马丁炉”。



此法冶炼时间较长但也有方便了合金添加和钢水成分测定,方便控制钢水成分,而且熔池大,每炉可产上百吨钢水,故产量高。


此外,它所用原料既可用生铁、铁水,也可用废钢、铁屑、熟铁和矿石,便于废钢铁的回收,加之炼出的钢均匀,质量稳定,可生产优质钢,从而取代了贝塞默尔工艺成为主流。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


二十世纪60年代,技术发展使得空气氧、氮分离进入工业化,推动了碱性氧气炉的发展。


一位名叫Robert Durrer的瑞士工程师将纯氧气吹入炉内,它可以更有效地从铁水中去除碳。Durrer 还发现,从上方向炉内吹氧,而不是像贝塞默尔转炉从底部吹入,该方法结合了贝塞默尔和平炉工艺的优点,使得钢铁产量又上了一个台阶,成本也降了下来。



氧气炼钢的低成本高效率使平炉工厂失去了竞争力,随着60年代氧气炼钢的出现,平炉生产退出历史舞台。美国个平炉设施于1992年关闭,中国于2001年关闭。


1960年5月1日, 包钢平炉投产冶炼炉钢水时的情景



2001年12月28日上午,我国座平炉在包钢光荣退休,这标志着中国冶金行业结束了半个多世纪的平炉冶炼历史。包钢1号平炉既是包钢座、也是我国座大型平炉。



-END-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