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之土桩、灰土桩施工工艺概述
2023年06月05日 11:50:18
来源:河南彬豫强夯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2
土桩,灰土桩挤密法是利用沉管,爆扩,冲击或钻孔夯扩等方法,在地基土中挤压成桩孔,迫使桩孔内土体侧(横)向挤出,从而使桩周土得到加密;随后向桩孔内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等廉价填料夯实成桩,桩体填料也可采用水泥土,二灰(石灰,粉煤灰)或灰渣(石灰,矿渣)等具有一定胶凝强度的材料。土桩,灰土桩等挤密地基有桩体和桩间挤密土组成人工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土桩,灰土桩挤密法的主要特点是对桩间土的原位深层挤密,因此也可称为挤密桩法或深层挤密法,其优点是;原位处理,深层挤密,就地取材和以土治土,用于处理深厚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和非饱和欠压密的填土地基,可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区已广泛应用。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土桩挤密法有前苏联阿特夫(aqejieb)教授1934年所,至今仍为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常用方法,其施工方法初期仅用沉管法挤土成孔工艺,随后于1948年开始采用爆扩法挤土成孔工艺,自1963年又开始广泛采用冲击法挤土成孔和成桩施工工艺,所用锥形冲击锤重0·6~3·7t,冲锤直径0·34~~0·43m,冲击形成的桩孔直径约0·50~0·60m,然后用同一设备和冲锤分层夯填素土成桩,处理深度可达20m以上。国外土桩的桩径位0·30~0·60m,桩距约为2倍的桩径,主要处理目的是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不少单位在西北黄土地区多次进行过土桩挤密法的试验研究和试点应用,但囿于当时施工机械条件的限制,施工方法以沉管法居多,少数采用了爆扩法,而冲击法成孔仅有个别试验点,工程应用当时难以推广。1965年西安地区为改变杂填土和黄土地基处理大开挖的落后现状,在土桩挤密法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灰土桩挤密法,并自1972年起逐步推广应用。三十多年来,甘,陕,普,豫及华北等黄土地区都先后开展了灰土桩和土桩挤密地基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获得了丰富的试验资料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5年陕西省编制了(灰土桩和土桩挤密地基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BJ24-2-85,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先后将土桩,灰土桩挤密法专门列入其中,如(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将“挤密法”作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专章列出“灰土桩挤密法和土桩挤密法''等。2006年,经修订后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DBJ61-2-2006,已经批准实施。上述规范或规程,系统总结了我国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使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规范化,同时也保证并促进了工程的应用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