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初起源于无土栽培的概念,是指作物周围的土壤环境已恶化,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人们转而寻找替代品,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气。这样所谓的栽培基质就是指代替土壤提供作物机械支持和物质供应的固体介质。我国的土壤肥料专家孙大勇教授开发出了更为廉价的栽培基质,其实质就是把土壤本身也作为栽培基质来使用,通过对土壤的消毒和置换,终达到作物健康生长需要的水平上------基质置换法土壤改良技术。
基质栽培法是将蔬菜栽种在固体基质上,用基质固定蔬菜并从基质中吸收营养和氧气。基质栽培的方法比较多,依基质的盛装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槽培法、袋培法和岩棉培法三种。
基质栽培法的植株不生倒伏;根系生长于基质内,基质的通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栽培过程中,营养液浇灌到基质内,并由基质保持,流失少,利用率高;基质本身对营养液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营养液轻微的浓度以及酸碱度等的改变一般不会对蔬菜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