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粘。
【鉴别】本品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切向延长,外壁较厚,内壁粘液化,常膨胀呈半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偶有粘液细胞;上、下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长32~240μm,直径24~32μm,具角质短线纹。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40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形,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2列。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主治】
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地丁花
紫花地丁又名:堇菜地丁。为植物紫花地丁或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市售品多皱缩弯曲成不规则的团块,主根数条,长3~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皱缩而粗糙,土黄色,波状弯曲,具须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绿色至绿黄色,叶柄细长,扭曲,叶片极皱缩,用热水浸软摊开后,呈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全体被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多数种子,长圆球形,淡黄棕色。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苦而涩并稍粘。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 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 ①紫花地丁、犁头草:5~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取带根全草,去净泥土,晒干。 ②米口袋及小米口袋:春、秋季采挖带根全草,晒干或鲜用。 ③华南龙胆:春、夏季,花初开时采取全草,晒干。
①紫花地丁,又名: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 多年生草本,高7~15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短毛。主根粗,黄白色。叶从根部丛生;叶柄长3~10厘米,上部两侧稍有翅;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基部附着于叶柄上;叶片长椭圆形、长卵形至线状广披针形,长2~9厘米,宽~厘米,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浅钝齿。花腋生,淡紫色,直径约厘米;花梗长4~厘米,中部有线形小苞片2枚;萼片5,披针形,萼下具圆形附属物;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下面的1片较大,基部延长成长囊状或筒状的距,长约7毫米;雄蕊5,花药结合,药隔宽,包围子房,花丝短而阔,其下面2枚的基部具蜜腺的附属物,延伸入花距内;子房上位,心皮3,1室,胚珠多数,花柱1,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长约1厘米,分裂为3果瓣,各瓣具有棱沟,基部有宿存的萼。种子卵圆形,棕黄色,光滑。期3~4月。果期5~8月。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紫花地丁极易繁殖。分株栽植、播种、自然繁殖均可。
1、播种
(1)穴盘育苗:紫花地丁种子细小,一般采用穴盘播种育苗方式。床土一般用2份园土,2份腐叶土,1份细沙。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的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 病 虫害的目的。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时间:春播3月上、中旬。秋播8月上旬。播种后控制温度15℃~25℃之间,一周左右出苗。
(2)露地播种:于8月份,先将土地平整浇透,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土拌匀,撒至地面,稍加细土将种子盖严,一周即可出苗。
2、分株繁殖技术
首先将绿化用地翻耕,施足底肥,整平,如4月将其从苗地起出,分株栽植于绿化地内,株行距10cm,浇透水,6月份便可布满。分株时间在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但在夏季分株时注意遮荫。紫花地丁如在春季进行分株会影响开花,而雨季移植易成活又不影响第二年开花,紫花地丁的无性繁殖在雨季进行为好。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时见效较快,在同种条件下分株移植,小紫花地丁较大株的缓苗快,成活率高,绿色期长,在园林绿化上如不特别要求当时的绿化效果尽量采用中小植株进行绿化。
3、自然繁殖
紫花地丁自繁能力很强,按分株栽植法,在规划区内每隔5m栽植一片,种子成熟后不用采撷,任其随风洒落,自然繁殖,“十一"左右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4、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0℃左右,夜间温度为15℃左右,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5、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选用叶片在15~20之间的大中苗移栽,40株/m2。如果选用叶片在5~10之间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为50株/m2。另外发现带土壤移植较裸根移植缓苗快,成活率高。故采用带土移植为宜。
6、生长期管理
紫花地丁生长强健,抵抗能力强,生长期元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长旺季,每隔7~10d追施一次有机肥。会使其景观效果更加。生长期间注意拔除杂草,一般不施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7、病虫害防治
红蜘蛛为害叶片,可用石 硫 合剂喷 杀。
8、种子的采收
紫花地丁的种子在成熟以后干燥时,会急速开裂,将种出。因此,应在蒴果立起之后,种实尚未开裂之前采收。在种子晾晒过程中,应该注意用窗纱将蒴果盖好,以免种掉。然后过筛,将种子进行干贮。
- -_- -
-|-_-|-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